3.) 瑜伽保養 #4 瑜伽飲食

3.) 瑜伽保養 #4 瑜伽飲食

瑜伽飲食 Yoga Food



💡 阿育吠陀 Ayurveda


是一種印度醫學,是印度古老的生活智慧與科學的結合,透過阿育吠陀淨化與排毒,啟動身心靈自我療癒力。根據印度古典醫學阿育吠陀(Ayurveda)與瑜伽的理論裡提到:身體蘊藏五種主要的氣場,這五種氣場分別是: 

  • 上行氣(Udana)
  • 下行氣(Prana)
  • 中行氣(Samana)
  • 底行氣(Apana)
  • 環行氣(Vyana)

而各個氣場主宰著身體各別能量的運作與功能,其中上行氣運行從丹田至頭頂,掌控正向能量的釋放;下行氣則運行從頭頂頂至丹田,掌控呼吸與食物的攝入;而中行氣位於肚子中央,主宰消化與情緒;底行氣則運行從丹田至基底輪,掌控排泄;最後是環行氣則從丹田運行至全身,主宰全身循環與滋養。 


因此透過健康的生活作息,例如:規律的運動 (Asana)和休息 (Relaxation),健康的飲食 (proper diet),調息法的練習 (Pranayama),正向的思考 (Postive thinking) 與靜坐冥想 (Meditation)等,可以平衡身體的能量氣場,達到一個和諧與健康的生命。 

  

要維持健康的身體,充滿能量食物的攝取在阿育吠陀醫學裡佔著重要的角色。 何為具有能量的食物呢?應當是在蔬果成長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吸取大地精華而養成的,因此每次的攝取,身體在透過分解、消化與吸收的過程裡,讓每一份的營養都能滋潤與茁壯你每一吋的身心靈,並且在三十至三十五天的時間當中,轉化成身體各器官所需的能量。試想這樣的美好的結果,是否也需要你有智慧的選擇呢? 


在阿育吠陀的理論裡,強調正確飲食對身體組織器官的影響,尤其是在轉化的過程裡,無可避免的產生廢物 (Ama) 的情況會隨之減少,除此之外,好的飲食習慣,如:飯前的禱告,無餓不食,減少進食中冷飲的攝取,以及飯後適當的休息十分鐘,都能保有身體消化之火的能量,而幫助消化。

 

 

👉  影響身體裡面有七個主要的器官 (Dhatus) 如下:

  • 體液(Rasa):組成包括血液、淋巴液、乳汁和生殖液等。它能保有身體的水嫩與彈性,飽滿的身體,也能讓心靈獲得滿足。
  • 血液(Rakta):它包含在體液裡,豐富的血液能讓身體充滿活力朝氣,避免乾性體質(Vata)的貧血。
  • 肌肉組織(Masa):豐富的血液能支持肌肉的營養供給,強壯的肌肉能讓身體獲得動力,充滿自信面對體能的挑戰。
  • 脂肪組織(Medas):豐富的脂肪除了能提供身體關節的潤滑之外,在心靈層面也能個體充滿愛人與被愛的能量。
  • 骨骼(Ashti):血液、肌肉與脂肪的健全皆能支持骨骼的強度,強健的骨骼能讓人有良好的體態,並且能承受一些重力訓練的運動,避免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 神經系統(Majja):豐富的營養供給能穩定神經系統,讓人能應付日常生活的壓力源,並且心靈上容易獲得放鬆和安定。
  • 生殖系統(Shukra):豐富的體液對生殖系統的功能也有重要的影響,能維持一個人的生殖能力與創造力。 

瑜伽的教導裡也提及適當與健康的飲食對身體的影響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能保持身心靈的安定與健康,而充滿能量的健康組織器官,稱做Oja(健康體),是讓一個人保有年輕的肌膚的秘訣。 




 

💡 心靈與食物 Mind & Food 

有人也許會問:我只是要解決心理或情緒上的問題,這和食物有什麼關係呢? 殊不知,人是身、心、靈三層面的共合體,這三個層面是相互影響的。身體狀況會影響心理情緒的反應,反之亦然。例如,在中醫裡,五情「喜、怒、思、憂、恐」對應著,五臟「心、肝、脾、肺、腎」; 身體的荷爾蒙分泌,也與情緒息息相關,可見身心之間的關係相當密切。


身體藉由陽光,空氣,水以及食物滋養及涵蘊整個生命。我們所吸取之食物,構成身體中的每個細胞。“You are what you eat.” 這句話並不嚇人,你所食進的食物,將構成你身體的細胞,而你的細胞將會進而影響自身的心理狀態。如果一個人吃了惰性的食物,過一段時間,便會長出惰性的細胞,對心靈產生惰性的影響。因此,配合時、地、人的不同,選擇悅性或變性的食物,以製造出悅性的細胞,不僅在心理上能有正面的影響以及達到內心平衡的狀態,對靈性上的渴望及提昇亦有所助。




 

👉  瑜伽食物分類表


人,每日皆要飲食,更是需要深入瞭解食物內在的性質,及其對心靈帶來的影響。瑜伽,是一種整體療法,強調的不僅僅是單一方面,而是看到身體、心理以及靈性間的關聯性。在西方醫學,食物經由化學分析,測量其中所富含之維他命及營養素。在中醫,大家已耳熟能詳,食物有分為「寒、涼、溫、熱」,四氣之分類。在瑜伽的領域裡,就身、心、靈,三層面的平衡, 亦將食物劃分為「悅性、變性、惰性」三大類。每一種食物都有其內涵的性質,在印度醫學(Ayuveda)中,將食物劃分為三種性質。



悅性食物

《瑜伽觀念》富有悅性力量的食物稱之爲悅性食物,較容易消化,在體内不易堆積毒素,身體也變得健康輕鬆和精力充沛,身心變得愉悅、自律、快樂,同時産生博愛、希望和憐憫的胸懷,讓心靈處於平和與穩定的狀態。

《食物種類》悅性食物包括所有榖類,如米、麥、麵、玉米、麥包、糕、不含蛋小西點、大麥、燕麥、水果、大多數的蔬菜、牛奶、乳類製品,如優格、起司、豆類、堅果、大豆製品,如豆腐、豆漿、溫和的香料。


變性食物

《瑜伽觀念》富有變性力量的食物稱爲變性食物,食用後會使人心變得好動,若食用過多,會使人變得過分積極、煩躁不安、甚至産生憎恨、嫉妒、沮喪、恨怒、恐懼等情緒而失去鎮靜平和。

《食物種類》變性食物包括有咖啡、巧克力、茶、海帶、醬油、強烈膿腫的調味品、可可、汽水。


惰性食物

《瑜伽觀念》富有惰性力量的食物稱之爲惰性食物,食用後在身上産生的能量,使人嗜睡、昏沉、不安,身體易生倦怠,生病,身心變得粗魯,産生慵懶和不可遏止的欲望,缺乏生命力和開創力。

《食物種類》惰性食物包括所有的肉類、魚、蛋、洋蔥、菇類、蒜、蔥(洋蔥、青蔥、韭菜)、榴槤、酒、煙、麻醉品。陳腐的食物(臭豆腐、Blue cheese)、放置過久的食物也會變爲惰性食物。


有些食物必需特便注意,當你內心很容易感到急躁不安,要盡量避免惰性食物,特別是大蒜,蔥類。因為此類食物容易產生燥熱不安以及頭腦思慮不清的影響。與一般佛教素食不同的地方在於,瑜伽飲食亦不食菇類食物,由於其依腐而生,與肉類的分子構造類似,對身心靈有負面之影響,因此瑜伽素食將之列為惰性食物。


當你感到緊張,顫抖等症狀,要盡量避免或減少含咖啡因之飲料,如咖啡、茶、巧克力等。因為,咖啡因會刺激中樞神經,讓人產生緊張,過度興奮,加重顫抖、心悸等症狀。變性食物需要適量的食用,不當食用亦會對心靈產生不良影響,如情緒高低起伏不定,焦躁等。


悅性食物,在滋養身體的同時,亦能讓心靈感受到其所帶來的清淨及喜悅,食用後精力充沛,卻又平靜祥和,不容易胡思亂想自添煩惱,是瑜伽行者鼓勵攝取的。變性食物,需要適時適量的食用。惰性食物,易會讓人產生昏沉、倦怠、煩躁不安、憂思等負面的情緒,需盡量避免。另外,瑜伽飲食的分類並非一成不變,會随着氣候、個人身體狀況而變的,比如氣候寒冷的地方,變性食物就會變爲悅性食物,惰性食物就會變爲變性食物。




 

👉  如何實施新的飲食習慣

習慣,是靠著時間的累積,所造成心理上的慣性反應。不論是好習慣或壞習慣,都是靠著時間的累積養成。也因此,要改變習慣,需要一些耐心和時間。要懂得更加溫柔地對待自己,並不是去寵溺或滿足自己即時的慾望,而是靜下心來去聆聽身體真正的需要,同時也要注意不要被負性的自我批判所蒙蔽。


 一個人假如無法馬上放棄葷食,不需要勉強自己或壓抑慾望,這樣僅僅會造成反效果。可以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先減少葷食的份量,相對增加蔬菜水果的份量。例如,第一週期減少原本食用肉類的份量,多加一份蔬菜和水果,第二三週期以此類推,要記得不要刻意地去強迫或壓抑,而是以自然引導的方式。讓身體及心理漸漸熟悉新的飲食習慣,經過一段時間,便會發覺自己對葷食自然失去興趣。


除此之外, 烹調者在煮食中的心靈狀態以及我們在進食間的心情亦會影響食物對身體的影響。想像,一個人在心理極度憤怒或悲傷之下所烹調出的食物會美味嘛? 能夠對身、心、靈產生滋養嗎?其實,愛,是煮食中最重要的調味劑。想必,這也是為何大家對媽媽的味道總是懷念不已。


另外,在一個人心靈急躁不安或沮喪等負面情緒時,常常是食不知味的,倘若在此狀態下所吃下的食物也會對身體及心靈有相對性的影響。建議當心靈感受到負面情緒時,先暫且不要囫圇吞棗,給自己一些時間,靜下心來,感受內在的情緒。可以到戶外散散步,接觸大自然,公園,海邊等地,靜心,撫慰內在的情緒。所以,記得下次,在你煮食時,聽點輕音樂,放鬆心情,所烹調出的食物,必充滿著愛心,謂之煮食靜心。




 

👉  身、心、靈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


我們所攝取食物的性質,會直接影響身體所產生之細胞,進而影響心靈的狀態及平衡。這也就是為何食物的選擇如此重要,因為食物與心有著密切的關係。身體是一座神聖的殿堂,我們靈魂的居住所。我們要學著更加深入瞭解,以及如何照料這個靈性的殿堂。


現今,有許多人在作生命能量方面的研究,甚至有些儀器可以測讀人類身體所散發出的氣場(aura),而這氣場其實便是人體所有細胞集體散發之光輝。食用悅性食物再加上靈修,使得身體的每個細胞都變得悅性,細胞所散發出的光輝,自然會在自身周圍形成氣場。這也就是為何我們可以見到,在許多聖者的圖像中,都綻放著燦爛的氣場。


另一方面,我們要學習打開心窗-聆聽身體的聲音。一般我們都被自己的慾望,習慣,腦中不斷停的思緒或外界的聲光所吸引刺激,儘管身體已釋放出訊息,告訴我們它的需求,我們卻渾然不覺。其實身體時時刻刻都在與我們對話,我們所要學習的是將心靜下來,聆聽,感受。



 

 

➜ 回到完整教學頁面選單 (瑜伽入門基礎學習)






感謝閱讀:
本系列文章是我在多年前參與瑜伽教師訓練課程時,在更深入的探索研究下做的筆記,年份以及出處有點不可考,在這邊分享也是希望彙整成有組織的順序內容,方便有興趣學習瑜伽的朋友的可以簡單的吸收,開啟踏上瑜伽旅程第一步。如果您希望我能刊登出處,非常樂意透過臉書 Messenger 與我聯繫,感謝各方的資訊貢獻!期許能夠分享更多有用資訊,並創造更大的群體利益,讓我們每一個人與本源的連結更豐盛緊密, Namaste。